中文

English

WB样品为何像“鼻涕”?尊龙凯时教你轻松去除核酸残团,条带立刻清晰!

发布时间:2025-08-10   信息来源:尊龙凯时官方编辑

在进行WB(Western Blot)实验时,研究人员最担心的就是遇到“鼻涕状”样品。这类样品的粘稠性导致多个实验环节出现问题,包括无法吸取、无法分离上清液、无法加样、条带拖尾以及缺乏条带信号。事实上,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成分是基因组DNA与蛋白质缠绕形成的“核酸残团”。这种粘稠物质带来了五大挑战:

WB样品为何像“鼻涕”?尊龙凯时教你轻松去除核酸残团,条带立刻清晰!

1. **移液器堵塞**:离心后,当试图吸取上清液时,胶状物会堵塞移液器头。

2. **无法分离上清液**:由于样品粘稠,试剂吸取时会整体带出,导致上清液无法有效分离。

3. **胶孔拒载**:即使加入了loading buffer进行样品处理,样品仍然过于粘稠,难以加入到胶孔中。

4. **条带拖尾**:在SDS-PAGE实验中,粘稠样品往往会卡在点样孔里,造成条带严重拖尾和不集中或歪斜现象。

5. **蛋白质丢失**:这些粘稠物质包裹了蛋白,导致其无法释放,从而影响WB实验的结果,出现无条带或信号极弱的情况。

当裂解液加入样品后,细胞被有效裂解,基因组DNA的双链结构解链,超长DNA链如同章鱼触手缠住蛋白、脂滴和细胞碎片,形成了一种粘稠的“鼻涕”状“核酸残团”。这种核酸残团不仅将样品变为胶水,还会拖拽大量蛋白进入不可溶的状态,从而导致蛋白质的丢失,使得WB结果失真。

研究者Li曾采用不同的方法提取小鼠脾脏和肝脏的蛋白,并对提取出的核酸残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尽管可溶组分与不可溶组分的蛋白谱相似,但丢失的蛋白质却会导致蛋白谱的显著变化,改变不同蛋白的比例,且这种变化具有不可预测的特性,从而不能真实反映样品中蛋白的表达状态。这意味着,若随机丢弃核酸残团,可能会无意中删除多个关键蛋白,最终导致WB实验的成功率大大下降。

为确保获得真实可靠的WB结果,必须在样品制备过程中去除这些粘稠的核酸残团。尽管超声波处理可以破坏蛋白复合物,改善样品的粘稠度,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剧烈起泡、产热降解、交叉污染和样品损耗等情况。此外,酶解核酸的方法也受到多种因素的抑制,最终效果有限。

因此,采用新一代柱式蛋白提取工具将成为一个更优的选择。在实际测试中,使用RIPA强裂解液与柱式法提取的同一份小鼠脾脏组织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柱式法能够有效避免样品粘稠导致的问题,获得干净的胶孔和锐利的条带,即便是低丰度蛋白也得到了良好分离。

总结来说,面对“鼻涕状”样品并不是无解的绝境,而是一个提醒:不要再将核酸残团视作背景噪音。选择尊龙凯时的新一代柱式法,从源头上消除这一障碍,能够显著提高WB实验的成功率,从而为生物医疗研究提供更加可靠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