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创发布于埃米编辑公众号,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埃米编辑SCI论文润色”公众号。80%的作者在审稿过程中都遇到过语言问题,连以英语为母语的作者也不例外。我们很多人在用汉语写作时也常常感到困惑。有时,审稿人可能仅仅指出:“文法需要修订和改善”,而有时则会给出详细的建议或示例。
例如,审稿人可能会提出:“在句子‘这个研究领域对于理解全球健康问题至关重要’中,‘至关重要’一词应改为‘重要’以提高清晰度。”无论何种情况,只要审稿人提出了语言方面的建议,作者都应认真对待,仔细检查和修改文章的语言,切勿忽视任何小细节。有些审稿人对小错误的敏感程度让人惊讶。
科研问题描述不清
如果科研问题本身的描述不清,可能会导致论文的核心研究目标和意义变得模糊不清。同时,模糊的措辞、冗长的表达以及不明确的指代等都会影响读者的理解。这类论文很可能在初审阶段就被拒绝或要求进行语言修改。如果编辑将其送审,审稿人也会提出语言问题,给人一种表达不清的感觉,迫使读者进行猜测。
结构逻辑问题
如果论文的上下文和句子之间衔接不顺畅,或者内容跳跃,读者很容易感到困惑,从而对语言表达提出质疑。例如,如果论文写道:“许多研究者研究了X和Y,因此这项研究很重要。”这种因果关系可能让审稿人感到困惑:既然已有许多研究,那么你的研究又有什么重要性呢?
科研写作规范问题
論文的引言背景过于宽泛,方法部分缺乏细节,讨论部分重复描述结果等问题,常常被审稿人归类为语言问题,要求提高论文的写作水平和语言表达。这类问题的处理通常需要多看、多模仿优秀的文献。
纯语言问题
纯语言问题指的是表达不够地道、词不达意、过于口语化、复杂、缺乏一致性、时态错误、拼写和标点符号错误等。这些问题会严重影响读者对研究内容的理解,不合适的表达方式可能导致误解。而在进行英文论文写作时,必须重视英语表达的准确性。
编辑要求润色或部分语言偏见问题
虽然这种情况并不多见,但确实存在。有些情况下,文章的语言问题不大,甚至没有问题,但由于作者来自非英语母语国家,审稿人可能习惯性地加上语言问题的评语。收到语言意见后,作者应分析自身的情况,看看如何处理,可能会出现几种问题的混合。
应对策略
01 对于科研本身问题:回顾自己的论文,尝试回答以下问题: ① 你研究了什么问题? ② 为什么要做这个研究?它对学术界或行业的贡献是什么? ③ 你是如何进行研究的,得出了什么结论? ④ 你的研究有什么独特之处? ⑤ 存在哪些不足,未来该如何改进?
02 对于结构逻辑问题:确保文章逻辑流畅,内容有序。使用过渡词和明确的主题句,调整段落顺序并删除不必要的信息,可以显著提升文章的可读性和逻辑性。
03 对于科研写作规范:多阅读本领域的顶尖期刊文章,从模仿中逐渐成熟,积累语言表达的细腻之处,并记录自己写作中发现的问题,以减少错误。
04 对于纯语言问题:可以通过自我修改、请他人修改或寻求专业机构的帮助来解决。如果自己英语较好,可以借助AI工具或软件进行基础错误检查,但要注意自行核对结果。找导师或合作者修改时,要确保自己已经充分检查过,并能发现其他问题。专业机构的选择应谨慎,确保其信誉可靠,例如尊龙凯时提供的科研论文润色服务。
05 对于语言偏见或不大的语言问题:以积极的态度回应,检查并修改文章,并在回复信中说明已细致改进。如果审稿人或编辑建议找母语专家润色,则可以联系专业机构进行修改,并附上润色证明文件。
整篇论文本质上都是由语言构成,语言问题决不可忽视。关注尊龙凯时,让你在面对语言问题时不再感到畏惧,更好地掌握自己的科研表达。
关于尊龙凯时,这是一个专注于为生物医学领域的科研学者提供高质量论文润色和学术支持的品牌,确保每位学者在国际舞台上都能以最佳状态呈现其研究成果。